找到相关内容125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二辑(1)

    设药啊!  所以教了许多年,愈教愈没人学,讲真话,对方当你在骂他;讲假话,如鲠在喉,出不了口。究竟要到何时,才能重见“当头棒喝”的宗风呢?在这多年的教学生涯里,最令衲僧哭笑不得的是:一直在绕口令,舌头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270225.html
  • 满谦法师:佛教的国际交流

    ”从积极从事国际交流的活动中,体悟同体共生的精神,四十余年来,佛光山在宗风制度领导下,致力于人间佛教的推动,以台湾佛光山为起点,集合大众的力量,将传统与现代结合,才有今日从台湾佛教、中国佛教到发展出...国际佛教交流,促进宗教间的合作,尤其以人间佛教宗风思想为理念,帮助佛教徒拓宽视野,充分借助国际舞台及学术成果倡导和谐,为人类带来极大的启发,摄化世人以个己正见思维去影响及净化行为,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,...

    满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570741.html
  • “六祖坛经”之禅机大旨

    祖弘忍者,于「六祖坛经」,犹见师徒直下当「机」相契﹔  此外,则多为惠能随「机」开示悟、证之法要﹔因此,亦见  惠能为宗门建设义理规模,发扬独门宗风。  甲 机锋相对之「禅机」  29页  (一)...

    朱维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2670784.html
  • 洪州宗心性思想评述

    道」等说法。洪州宗的心性论和宗风,与北宗的以日常分别行为动作为虚妄、牛头宗的一切皆如梦幻,本来无事的观点,有较大的不同;与荷泽宗的立言说和重智慧的思想也颇有殊异。  壹、平常心是道与触类是道  洪州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870821.html
  • 南怀瑾禅学思想评述

    认为,“中国禅宗原始的宗风,实由于达摩、志公、傅大士‘三大士’的总括而成。僧肇与竺道生的佛学义理思想,但为中国佛学思想超颖的造诣,与习禅的关系不大”(《禅话》第37页)。  关于禅宗的南顿北渐之争  ...

    邢东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3471099.html
  • 斋明寺旧藏滚动条佛画──以三宝佛画为例

     [1] 有关斋明寺的历史,见陈清香撰〈大溪斋明寺的传承宗风〉,《中华佛学学报》第13期,民国89年5月。  [2] 自民国89年4月起,《人生杂志》开辟的「典藏斋明寺」栏内,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571349.html
  •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

    ,或尊为华严宗七祖(或十祖),继子璇之后,振兴华严的宗风,称为中兴教主。严格说来,净源所撰并非完整的《佛遗教经》疏,“论节要而已”,“而云栖和尚尝为之补注”,今《大正藏》所存《佛遗教经论疏节要》,就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773495.html
  • 大陆近二十年关于“人间佛教”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

    天乘世间法,而中国的大乘佛教传统,则尤为畸重出世间的一面,因此他认为,“畸重出世间”才是中国佛教的一种突出传统。“承印度大乘宗风,填补中国本土文化乏出世间超迈精神、忽略个人终极关怀之空缺,中国佛教一直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173504.html
  • 《彰所知论》传承过程及〈情世界品〉补订

    交代:  夫出三界者惟佛,佛以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,悯化群生,此亘古不磨之善也。大元帝师,洞彻三乘,性行如春,仁而穆穆不可量。裕皇潜邸,久知师之正传,敬诣请师敷教于躬。师笃施静志,弘扬帝绪,大播宗风,...

    王启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373945.html
  • 元代临济禅系的弘传——从原妙到元长(2)

    宗风,也著实是对达摩禅教的合理发展;中唐以至五代逐步形成的禅门五家,虽门庭互异,要皆源出祖师宗旨。即使如此,中唐时期的石头希迁禅师尚在《参同契》中指出“承言须会宗,勿自立规矩”,以极力扭转偏离祖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274087.html